可按六经提纲治之。总而言之,元阳为本,诸阴阳为标。
若系心阳衰败则不当。七情由内而戕,剥削元气,毋乃非六经乎?
五苓散是祛邪从下出者。明系中州气衰,不能充周四肢。
钦安分门别类,博学而详说之,妙在窥透阳不化阴之玄理,反复论辩,只重一阳字,握要以图,立法周密,压倒从世诸家,何况庸手。予细思阳证十居五六,即湿热下注是也。
知非更拈出仲景治少阴、太阴两大法门,真武何以用附子而不用干姜,理中何以用干姜而不用附子,其四逆附子、干姜并用,何以又独称为救里,而治无专经。此交际之有不同也。
如病果当服,半夏、大黄、附子一切药品,皆是安胎。悸者,心下有水气也,心为火地,得阴水以扰之,故心不安。